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

116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断也。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故过任之事,父不得于子;无已之求,君不得于臣。故微之为著者强,察乎息民之为用者伯,明乎轻之为重者王。”秦王日:“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丛、将以逆秦”苏子曰:“臣有以知天下之不能为从以逆秦也。夫齐威、宣,世之贤主也,德博而地广,国富而用民,将武而兵强。宣王用之,后富韩威魏,以南伐楚,西攻秦,为齐兵困于殽塞之上,十年攘地,秦人远迹不服,而齐为虚戾。夫齐兵之所以破,韩、魏之所以仅存者,何也?是则伐楚攻秦,而后受其殃也。今富非有齐威、宣之余也,精兵非有富韩劲魏之库也,而将非有田单、司马之虑也。”于是秦王解兵不出于境,诸侯休,天下安,二十九年不相攻(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1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B.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C.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D.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论意思是普遍教导,“博”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的“博”字含义相同B四轮指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交通极为便利,与现代汉语中的“四轮”一词含义不同。C过任指超过承担能力的责任,“任”与《论语》“任重而道远”的“任”字含义相同。D.解兵意思是解除武装,“解”与《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的“解”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秦先阐述贤明的君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百姓,又揭示君王统治与民心向背的必然关联,从而游说秦王放弃攻打赵国。B.苏秦深谙秦王的政治野心,劝解秦王让百姓休养生息,因为这是明君建功立业后的一贯做法,也是以静制动的用兵法则。C苏秦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使秦国当下就攻占赵国的邯郸,也没有长远的政治利益,因此力劝秦王量力而行,索取有度。D苏秦以齐国战胜而危的历史为例,巧妙地类比秦国的处境,把战事不断而国力空虚的危害分析得有理有据,利弊分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意者地广而不耕,民赢不休,又严之以刑罚,则虽从而不止矣。(2)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从,将以逆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岭南江行0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②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