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题汇编(解析)

衡水名师周测卷 57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题汇编(解析)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新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
    2、2024信息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3、2023-2024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
    4、2023-2024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如何阅读
    5、2024信息类文本阅读考点汇总
    6、2023-2024信息类文本阅读答题模板
    7、2023-2024信息类文本阅读题型
    8、2023-2024高考语文信息性阅读
    9、2023-2024信息类文本阅读选择题
    10、2023-2024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策略
长郡中学2022一2023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A(B项,原文相关信息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因此“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的说法是错误的。后句的“所以”所表示的因果关系也并不成立。C项,原文所说乡土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而“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不是乡土社会,而是法理社会。D项,“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说法有误,原文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也无需选择。)2.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有误,原文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选项意思恰恰相反。)3.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据的能力。“乡土社会”特征包括: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但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人口流动率小,生活富于地方性,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A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与外界完全的隔绝状态,而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可知,乡土社会的隔绝不是绝对的。故A项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B项,“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的特征。C项,“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体现出“乡土社会”的“在乡下离不了泥土”的特征,体现出“乡土社会”的“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的特征。D项,“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体现出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4.①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②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主要的生计模式。(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第五段“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可以总结出,首先,与传统的“乡土社会”相比,“后乡土社会”中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和“空巢社会”。从材料二第六段“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十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可知,在“后乡土社会”,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民主要的生计模式,而变成了农业十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5.①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②乡土社区间人口流动率小,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③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对于“土气”的理解,从材料一第一段“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可以总结出: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从材料一第一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第二段“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可以总结出:乡土社区间人口流动率小,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从材料一最后一段“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俗来应付的”可以总结出: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6.C(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思想内容的能力。“表现出她对小媳妇的不满”理解错误,从小说内容来看,老妇对儿媳有疼爱、关心,也有无钱治病的无可奈何,但并没有内容体现她对小媳妇的不满。此处老妇对小媳妇的感情应是一种怜惜、疼爱之情。)7.B(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突出了这些热衷于参加笔会的人不是真正地喜爱诗歌”错误,的确形成了对比,但突出的是小媳妇这个乡村诗人对诗歌的喜爱及其生命的冷寂。)8.①疼爱儿子。儿子说看不见舞台,她不顾体弱要抱儿子。②热爱诗歌。她喜欢写诗,看诗人朗诵看得很投入。③坚强乐观。身患癌症,脸色憔悴,却总是面带笑容。④娇小漂亮。她身材娇小,瓜子脸,有一双凤眼。(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小媳妇的形象特点”,要回到原文,找到关于小螅妇言行的描述,从中概括形象特点。如从“她说:‘妈妈抱你。’说着,就去抱孩子”“抚摸着他的头发,朝他笑着”中,可以概括出她疼爱儿子;从她生病还来听诗歌朗诵,可以看出她热爱诗歌;从她婆婆的话语里知道她身患癌症,但她常面带笑容,由此可以看出她乐观坚强。娇小漂亮等形象特征则是外在的形象。语文参考答案(长郡版)一1
本文标签: 英语 物理 历史 政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