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衡水名师单元卷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首页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汇编(解析)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2023-08-15 08:12:07
58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汇编(解析)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析:1.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选项“但本质上仍是在表达诗中的那些思想”无中生有,文章并未谈到词的思想与诗相同。B选项“不愿直抒科考或仕途失意之悲”错误,强加因果。C选项“早期文人词都有家国将亡的担忧”错误,扩大范围,原文只例举了南唐的两位词人。2.A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小词的作用是以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含义这一中心论点”错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小词具有引人产生联想的作用,意蕴丰富。3.A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并根据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A选项“小词的抒情性比人物形象的塑造更重要”错误,无中生有,文中并未将它们进行比较。4.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泥炭地含碳量为全球碳量的30%”错误,歪曲文意,原文为“泥炭地存储了30%的陆地碳”。5.B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比其它任何生态系统都更具有研究的价值”错误。原文比较的对象是“单一的生态系统”。6.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文中的信息做进一步的探究:7.C本题考查了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剑拔弩张”错误。8.本题考查情节的理解,注重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可以筛选出文中已有词语,同时根据人物身份、动作、神态等进行全面分析。9.考查理解文章构思和主题探究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审题,准确把握命题者要求规范作答。10.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自公少时”时间状语可以断开,“已擢高科”和“登显仕”两个动词,两件事,同时是对仗性的,要断开,“海内之士”和“闻下风而望余光者”断开的原因是谓语较长,“盖亦有年矣”和前面断开是因为这句话做了前面整个句子的谓语,于此对比四个选项,可判定答案为B。11.D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中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德隆望尊”的“望”应该是“名望”,是名词。12.C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家境贫寒,中年高中科举”错。先祖世代,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考取科举高榜,当了大官。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4.C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和手法的理解。“‘满地芦花’见证了诗人容颜变老,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之情”错误。“满地芦花”是说白花如发和我一样苍老,这些芦花如哀鸿遍野,他们和诗人一样,心中都深深埋着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15.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题干特别化用了“王谢堂前燕”和“杜鹃啼血”两个典故。考查学生对课本相关的典故的了解,以及对典故作用的分析。16.第(1)题,“就会迷失方向,突出了这一建筑的错综复杂”就会想到“冥迷”“不知西东”。第(2)题,关注“五丁开山”就会想到“地崩山摧”“壮士死”等词句。第(3)题,关注“无妨”“美好”两点,可想到“亦已兮”“信芳”等词。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由“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疫,这是负责也是尽责,没有人会觉得”可知,此处是说这种行为不是多余的,由此可以想到“多此一举”等。第二处,结合“哪一环出了问题”可知,此处说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连在一起的,由此可以想到“环环相扣”。第三处,结合“哪一环出了问题,整个局面就有可能”可知,此处是说如果哪个环节出问题,会出现不好的结果,由此可以想到“功亏一篑”等词语。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虽然”位置不当,前后两句的主语都是“基层工作者”,关联词“虽然”要放在主语之后,“没有”之前。第二处,“拉起”与“屏障”搭配不当,把“拉起”改为“筑起、修建”或把“屏障”改为“警戒线”“防护网等”。3
本文标签:
英语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