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衡水名师单元卷
衡水名师151靶向提升
首页
衡水名师周测卷
2022-2023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衡水名师周测卷
2023-08-14 21:15:09
111
2022-2023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一周一练(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D【解析】材料中曹操没有取代汉献帝,曹丕篡位也以所谓禅让的形式进行,而刘备则沿用汉的国号,这是因为臣民认同汉王朝,奉汉为正统,表明正统观念影响深刻,故选D项;曹氏父子尊崇汉室只是表象,故排除A项;材料中禅让只是一种政治表演,禅让制早在夏朝就已被世袭制所取代,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魏蜀实力对比,故排除C项。2.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大量人口南迁,而材料叙述的中原人口迁徙的两条路线也都是由北向南的,故选B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大部分是自发的,故排除A项;中原人口在南迁的同时,游牧民族人口也迁到中原,因此中原地区人口并未大量减少,故排除C项;东汉至三国,江南经济已有初步发展,经济重心转移已开始,故排除D项。3.D【解析】材料反映了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门阀政治阻断了庶族、寒门上升的通道,即社会阶层流动受到阻碍,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庶族地主不满、权贵攀附士族以及门阀之间的争夺,故排除A、B、C三项。4.C【解析】采用汉族政权用过的“魏”作为国号,有利于拉拢汉族士人,增强汉族士人与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故选C项;虽然这一做法体现汉化,但“带有‘以夷变夏’的特征”这一表述过于夸张,故排除A项;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于秦朝,且北魏未完成全国统一,故排除B项;“消除了”表述绝对,故排除D项。5.B【解析】由材料可知,冯洗联姻拉近了当地少数民族民众与外来汉族地方长官的距离,促进了政令的推行,有利于岭南的治理与开放,故选B项;灭北燕的“魏”是北魏而非曹魏,故排除A项;材料中“蛮”族并未内迁,故排除C项;联姻不是行政手段,故排除D项。6.D【解析】由材料可知,南朝时实权已逐渐由高门士族转移到更容易被君主控制的低等士族及寒人手中,贵族权势由此被削弱,君主权力得到增强,故选D项;世家大族仍身居高位,故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弊端显现非材料主旨,故排除B项;寒人掌实权有利于其社会地位提升,社会结构逐渐变化而非僵化,故排除C项。【23新教材·TXWJJX·历史·参考答案·R·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本文标签:
英语
物理
生物
历史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