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单元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22)(共两组附参考答案)

衡水名师单元卷 77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22)(共两组附参考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又转指杜牧。西江:即江西,借指韦丹。他曾任江西观察使,很有政绩、死后杜牧奉诏撰韦丹碑。④羊枯:晋人,任荆州都督,得江汉民心,死后百姓为他立碑,据说看到此碑的人都会流泪,杜预称之为“堕(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泪碑”A.起句描写雨后西溪水势上涨,水天宽广清澄,领有孟浩然“涵虚混太清”的气势。(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点题,写杜牧的官职、名、字和诗作,“杜秋诗”是指“萍破”“艇归”“入郭”“过桥”,无一不动,却表现出雨后西溪虚寂幽静之景象杜牧名篇《杜秋娘诗》。C.B.领联写杜牧与江总二人取名拟字的方式相类似,极富巧思,诗人由面及点,体察人微,表现出诗人怡情山水、寻幽探微的审美心理。可见作者精工的诗风CD.尾联卒章显志,以月自比,表明诗人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颈联借宝剑之锋利暗指杜牧为人刚直,虽遭受排挤但却并未(2)张先,因善于捕捉和描写景物的影像,人称“张三影”,试分析心灰意冷、哀怨自叹本诗中作者是如何写“影”的。D.全诗构思精巧而不纤弱,风格清扬又不失蕴藉,于深沉豪迈中见出对友人的关切。(2)李商隐在另一首诗作《杜司勋》中盛赞杜牧“人间唯有杜司助”请结合《赠司勋杜十三员外)简要分析李商隐具体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杜牧的赞赏之意。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睛。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空余鲁叟乘样意,粗识轩辕奏乐声财赠韦七赞善两自面不向面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杜甫【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数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治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尔家最近魁三象①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时论同归尺五天。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洞庭春色悲公子,鰕菜忘归范蠡船。A.【注】①魁三象:组成魁星的四颗星两两相近,成三对邻近星象,旧以之首联承题,扣住“夜”字写诗人夜间渡海所见,景物中含有诗人的强烈情感,抒情基调明朗愉悦。喻国之三公B.额联紧承首联“晴”字,描述了海上风恬雨霁星月交辉的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人景象,写景连贯灵动,境界开阔,景中有情,情中有理,A.首联中以“不乏贤”“未央前”来凸显韦、杜两家在长安人意蕴深远。才辈出,家世显赫颈联用典巧妙。“乘桴”运用典故,抒发“道不行”的感喟,文合B.“尺五天”运用夸张手法,既言韦、杜两家离皇宫很近,也又扣合眼前“渡海”情景;以轩辕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渲染了两家权势大。的波涛之声,引人遐思。C.诗人通过写“洞庭春色”为韦赞善将要离开而悲伤,表达自D.尾联以“兹游奇绝冠生”来评价自己长达四年的海南岛流己对友人的不舍。放经历,并直言“九死不悔”,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D.诗人借范蠡泛舟的典故委婉表达了对韦赞善的劝诫之意,希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望他远离官场(2)清人纪昀评此诗说:“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2)古人称赞此诗颈联“妙处甚多”,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试简要分析此诗前两联是如何运用“比”的手法的。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西溪无相院东流道中张先王质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雾霏2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冬青匝路野蜂乱,养麦满园山雀飞。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明朝大江送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多卷·A10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试卷,语文试题(九)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 英语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