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单元卷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地理-LJB-必考-CQ]五试题

衡水名师单元卷 96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地理[24·G3DY·地理-LJB-必考-CQ]五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3)高原水塔也是“水汽转运站”,湿空气通过盛行西风输送到高原东侧(2分)。西风北移时,高原上空的西风变弱,从高原输送至华北地区的水汽变少,导致降水减弱,进而使华北干旱频发(4分)。【解析】略24.【答案】(1)两次洪水降水过程降水量大体上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的特点(2分),导致流量过程呈双峰型(2分)。(2)冷水滩、衡阳、湘潭(2分)。理由:自上游到下游流量递增(2分)。(若答洪峰出现时间越来越晚也可)(3)上游持续来水,下游支流涨水以及洞庭湖顶托影响,洪水下泄慢。(上游持续来水、下游支流涨水、洞庭湖顶托三点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解析】(1)略(2)湘江为雨洪河流,洪水与暴雨特性一致,且为外流河,自上游到下游流量递增。一般情况下,洪峰出现时间应越来越晚。所以三个站点自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为冷水滩、衡阳、湘潭。(3)从收支角度来看,流量下降很慢应该是来水多去水少(去水慢),两次洪水期间降水过程时程分布比较相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且两次洪水发生间隔较短,流域内下垫面变化很小,推测两次洪水期间上中下游降水空间分布不同,2017年洪水宣泄慢,2019年洪水宣泄极快,所以2017年湘潭站下游降水应较多,受下游支流涨水以及洞庭湖顶托影响,去水慢,加上上游持续来水,流量下降慢。25.【答案】(1)沿岸沙丘形成后,海拔逐渐增高,出现潮上带,能更好地保存淡水;在双向季风等因素的推动下,沙丘海拔较高,更易捕获植物种子,使得植物开始发育。(4分,每点2分)(2)海滩是潮涨潮落的位置,受海水影响大;海滩不断接收海浪提供新生成的海沙,植物难以扎根定植。(4分,每点2分)(3)沿岸植被减缓海水流速,加剧海浪中泥沙物质的沉积;植被减弱风速,促进风沙沉积;植被通过根系促进沙丘沉积物的固定,减少风力及雨水侵蚀。(6分,每点2分)【解析】略26.【答案】(1)千岛寒流流经,空气中水汽遇冷形成海雾(2分);位于板块交界处,群岛上火山纵横,时常喷发,形成烟雾(2分)。(2)春季(2分);主要来自于鄂霍次克海,通过东萨哈林海流和季风带来(2分)。(3)相比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纬度较低,气温较高(2分);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食物丰富(2分);海上浮冰能为海雕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2分)。【解析】(1)此小题考查烟雾迷漫,注意从烟和雾两个角度思考。千岛寒流流经,空气中水汽遇冷形成海雾;位于板块交界处,群岛上火山纵横,时常喷发,形成烟雾。(2)浮冰是冰融化之后随水流运动的,因此春季气温回升,冰融化多,是观看流冰的最佳季节。从图中海流的流向可知纹别、网走的流冰来自于鄂霍次克海,是东萨哈林海流和季风带来的。(3)分析虎头海雕和白尾海雕迁徙到千岛群岛越冬主要从温度变化、食物和迁徙过程中栖息和觅食等角度分析。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