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水名师单元卷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衡水名师单元卷 90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名师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庐江县2024/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
    2、2024年庐江县高二期末考试
    3、庐江县2024_2024高二
    4、2024庐江县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
    5、庐江县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6、庐江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
    7、庐江2024高二期末考试
    8、2023-2024庐江县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9、2024合肥市庐江县期末考试
    10、庐江县2024至2024期末考试高二
材料二:如果就东坡的调学观念而言,“词体之尊,自东坡始”的判断似失之过率。事实上,东坡是轻视词体的,他认为词乃“闲居之鼓吹”的“小词”观,与陈世修谓冯延已填乐府新词以“娱宾而遣兴“的观,点实无很大区别。只是轻视词体的他并不排斥填词,尤其在词已经渗透到官僚文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而从东坡不满柳永求词但俗但又独赏其“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来看,清旷当是东坡所追求的词学审美理想。东坡的人生态度是旷达的,他拥有闲心的寓物观,能以变换视角的办法来承认悲哀存在的普迪性并以此否定对悲哀的执着。因此,假借词以表现自我人格与性情抱负的东坡乐府,其词风趋向必然是清旷的,因为风格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成就或语词上的和谐。《燕喜词序》所云:“盖东坡日耿介直谅,故其为文似其为人。”东坡的清旷词学审美理想在当时不是孤立地呈现为偶见独悬的形态。黄庭坚对苏词“落笔皆超轶绝尘”极为赞赏,他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认为“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实际上接触到东坡雅化词风趋于清旷的深层问题。肯定了东坡不向音律做无条件皈依的晁补之,一如东坡“以诗为词”,把抒发一己情性作为词创作的首要目的。尽管如此,东坡词学审美理想在北宋末年“鲜与同调”却是事实。一方面是因为此时颂歌频奏,艳词遍行;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词之体性的认识大多仍囿于所谓“本色”论,即便在苏门之中也是如此。《后山诗话》谓苏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方叔坚持词乃妙龄少女演唱,当具婉媚风调。徐度《却扫编》卷下谈到柳永时说:“其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柳氏之作,殆不复称之文士之口,然流俗好之自若也。”可见东坡之词学审美理想与当时流俗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且并不占主流地位,而柳词也并不仅称于“流俗人”,靖康元年冬宰相何栗“日于都堂饮醇酒,谈笑自若,时一复讴词”,便是佐证。因此,北宋末年的词坛总体上是为侧艳之词所笼罩的,即便是如张元千这些南渡后杰出的词人,也未跳出时尚之外。(摘编自李康化《从清旷到清空一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人世的精神,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B.一些诗好奇务新,或者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文章要“以体用为本”。。,C.苏轼词风趋向清旷,因为他对人生持旷达态度,承认悲哀存在的普遍性并以此否定对悲·哀的执着。D,北宋的词坛总体上是为侧艳之词所笼罩的,苏轼的词学审美理想与当时流俗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23-139A·

扫码二维码